欢迎您,进入宜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网络平台!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成都工业V型反转是怎么实现的?

成都工业V型反转是怎么实现的?

发布日期:2016-08-11   来源:四川日报   浏览次数:1009
     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增速双双领跑副省级城市
    □本报记者 胡敏 张守帅
    8月4日,成都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在西南交大揭牌。紧随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走向世界的步伐,“成都造”正在成就四川首位城市的另一个千亿产业。
    城市离不开大产业支撑。今年上半年,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90.2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较去年同期、今年一季度分别提升2.2个、1.4个百分点。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工业经济未来势能强弱的工业投资更是完成1070.3亿元,增长37.3%;技改投资完成947.2亿元,增长39.2%,增速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双双位居首位。
    成都经济稳中向好,工业“强基固本”作用显著,但在前两年却不是这样。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成都先是工业投资接连18个月负增长,继而规上工业增加值大幅下滑,经济增长的动力显现疲态。去年上半年,成都工业投资尽管扭转负增长,但严峻而复杂的形势依旧延续到了“十三五”开局之年。
    这一状况在今年上半年得到改观。数据表明,成都工业投资已回暖至重新领跑副省级城市的状态。由负转正、进而强劲增长的V型“反转”是怎么实现的?
突破“天花板”大抓项目补短板
    今年初,成都大刀阔斧地绘制了“工业强基行动”路线图,从产业、项目和园区三个维度,谋求面向未来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新格局。
    其实,这样的格局塑造并非一蹴而就。就在工业投资陷入持续负增长时,成都各方在认识上一度发生激烈碰撞。成都经开区迈入全国汽车产业第二方阵,成都IT产业叫响中国“第四极”,除此之外,还能拿出什么值得称道的产业?甚至有人认为,成都工业已触碰“天花板”,增长空间有限。“没有充分的工业化,再好的城镇规划都如一纸空文。”成都市委书记、市长唐良智在不久前举行的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再次重申工业“一业定乾坤”的作用,认为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根基也在于工业。
    数据可以佐证这一判断。10年前,成都工业总产值不到2000亿元,不敌东部的一个地级市。作为一座工业从“三线建设”才起步的城市,成都缺乏量的积累。尽管过去10年间极力追赶跨越,但横向比较,规上工业总产值仅相当于深圳的三分之一、广州的二分之一、武汉的五分之四,差距显著。
    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从2014年出台稳增长22条到2015年升级为30条,政府“有形之手”的布政核心开始围绕投资、技改、招商引资等方面展开。扩大增量与提高质量并举,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切换,成都蓄力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的意图逐渐明显,并逐渐细化为《成都工业“1313”发展战略》《成都制造2025规划》等系列谋划。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成都由内陆城市变成了开放前沿,跨越发展的机会来了。”成都市经信委主任施跃华说,对症施策开出了“药方”,能否把握住历史机遇,关键在落实。
    针对各区(市)县重大项目不足、投资乏力的状况,结合省委确立的“项目年”,成都将投资作为“工业强基行动”的头号大事来抓,实施“153”重大招商计划,即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成都高新区、成都经开区和二圈层、三圈层年内分别要引进100亿元以上、50亿元以上、3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
    今年以来,成都举行了3次规模浩大的工业“竞进拉练”活动,由市领导带队,组织区(市)县负责人到工业园区和项目建设现场学经验、找差距、比不足。总结会上,通报各区(市)县工业投资、技改投资、招商引资、园区建设“成绩单”。而在不久前召开的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排名圈层末位的区县被要求大会发言作情况说明。
抓大不放小产业布局调整促创新
    6月的最后几天,500多名重量级嘉宾云集的第二届成都全球创交会,交易额突破160亿元,较上届增长270%。创新创业的空前活跃,显示出成都产业发展一大变化:过去几年抓紧机会退出煤炭开采、烟花爆竹生产、印染等高污染、高能耗行业,为当下成都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赢得了空间,提高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比成为可能。
    在此基础上,成都按分层次推进梯次发展的思路,确立了14个产业“航母编队”,突出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含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产业。
    突出发展、加快发展、优化发展的产业门类确立了,成都却还不得不面临一个困境:产业空间布局愈显掣肘,24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多数都缺乏发展空间。
    打破地域限制,重新整合园区。成都以产业为纽带推动联动发展,力推“大园区承载大产业、小园区发展特色产业”的“3+N”产业空间布局——加快构建以成都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成都经开区和近郊、远郊区(市)县为主体的“3+N”园区布局体系,重点规划建设有充足后备空间支撑、承载重大产业功能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大创造”“大临空”“大车城”和“大智造”工业板块,以及一批独立成片、产业清晰、产城相融的工业集中发展区,形成大工业板块和工业集中发展区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工业园区的布局调整,增强了载体后劲,又为项目和园区投资确立了方向。成都市主要领导带头招商,近年频频拜访“国家队”企业,成效显著。今年4月,投资130亿元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成都)网络信息安全产业园奠基,随后,总投资43亿元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集成电路研发及产业化基地落户……今年1—6月,成都新签约引进162个重大项目,136个已注册落地;其中,创新型项目为44个,占比超过四分之一,协议金额264.0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对GDP贡献不大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都同样“高看一眼”,尤其体现在近年创新创业浪潮中“蓉漂”一族兴起,创业者们用脚投票,向蓉城靠拢。
    据统计,成都上半年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14.85万户,增长29.6%,同时,小微贷款余额增长22.4%,科技型企业成长充满活力。
城市竞争力提升综合施策降低企业成本
    波兰当地时间6月20日,从成都始发的统一品牌中欧班列首达波兰,41个货柜中来自TCL成都工厂的货源占近80%。TCL集团董事长、CEO李东生亲自到站接货。据他介绍,TCL电子元件在当地组装下线后,1天就能到达法兰克福和巴黎,3天能抵达包括里斯本、马德里在内的欧洲全境,大大快于海运速度。目前,TCL工厂90%的零部件已转为铁路运输。
    做同样选择的还有格力集团。其董事长董明珠宣布,斥资30亿元在成都天府新区新津工业园区投资建设生产制造基地。紧随其后,联想集团也将其263万台产能移师成都。
    如果把这些“成都选择”放在成都正在迎来的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和代管简阳、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天府新区、以构建大通路格局推动大开放格局的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六大历史机遇”背景下,就会看到一幅更为清晰的产业发展图景:在人力成本、资源成本、政策红利不再占绝对优势的当下,成都正通过新的优势塑造,为产业发展创造空间。
    如果说“蓉欧+”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成都企业“走出去”换回了时间和空间成本,那么,成都大力实施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则凸显出改革所释放出的巨大发展红利。典型的一个例子是:今年成都在建设领域简化要件和流程19项,为项目开工提速至少2个月。
    7月31日,周日,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组织召开工业企业行业协会“一对一”工作座谈会。不讲客套话,听企业“倒苦水”,这个利用周末举办的座谈会,自今年2月底启动以来,几乎周周不落。凡在会上尚未解决的问题都要强化跟进和督办,限期给企业一个满意的答复。
    与工业投资突飞猛进相匹配,成都制造业信心回暖特征明显。上半年,成都全市工业用电增长8%,6月当月增长15%,6月全市PMI(采购经理指数)为50.3%,已连续4个月保持在景气区间。
 
 
[ 资讯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展开
  • 028-962555
  • 服务邮箱

  • ybggpt@163.com
  •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