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积极稳妥推动金融业对外开放,合理安排开放顺序,加快建立完善有利于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有利于增强金融有序竞争、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的机制。对此,分析人士认为,债券市场的开放正在成为金融市场开放的重要推动力。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参与主体不断拓宽、产品种类不断丰富、相关制度不断完善。截至2016年底,我国债券市场存量规模位居全球第三,债券存量占GDP的比重上升到86%左右。与此同时,我国稳步推进债市对外开放,特别是去年以来开放骤然加快。
2016年2月份起将境外投资主体范围进一步扩大至境外依法注册成立的各类金融机构及其发行的投资产品,允许境外的合格投资者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截至2017年5月份,已有473家境外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较2015年末增加近170家。
“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对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促进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壮大。”一位业内人士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资本项目开放不断深化,我国债券市场加快开放是必然趋势。
今年7月3日“债券通”上线,扫除了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债券市场的障碍,是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数据,“债券通”首日交易共有19家报价机构、70家境外机构达成70.48亿元交易,交易券种涵盖了各种类型,如国债、政策性金融债、政府支持机构债券、同业存单、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和企业债等。
央行上海总部金融市场管理部副主任荣艺华在由中央结算公司主办的2017债券年会上强调,“中国的债券市场在降低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快速稳健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地作用。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强大,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债券市场也在不断地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虽然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参与投资者类型众多,但是广度和深度仍然不够。在多层次债券市场建设方面,我国债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仍显单一,做市商制度有待完善,大部分债券的流动性低,与开放程度更高的发达国家市场相比,显然还有很大的差距。
对于债市的进一步开放,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刚明近日表示,只有创新债券市场体制机制,才能持续推进我国债市开放升级。他建议,一是升级交易工具;二是继续升级入市渠道。目前,一些境外金融基础设施表示出与境内基础设施合作的积极意愿,未来可探索更多的中央托管机构互联渠道和互联机制;三是自贸区债券市场也是市场开放的重要突破口。应创新自贸区债券发行机制,让境内外发行人可以在一个更加灵活便捷的环境中,面向全球募集资金。
专家认为,当前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空间很大,吸引境外资本流入的潜力也很大。我国债券市场将加快融入全球金融市场,进而通过开放倒逼债券市场加快改革创新,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提升评级承销等配套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