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12月22日,清脆的汽笛声掀开清晨的薄雾,满载“四川造”的中欧班列从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的成都国际铁路港缓缓出发,奔向德国纽伦堡。同一天,欧洲红酒和汽车集结纽伦堡港,搭乘中欧班列驶向成都。
来去之间,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加速推进。以成都天府新区片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川南临港片区“三大片区”为依托,叠加空港、铁路、水运三条贸易通道优势,小小“试验田”,正成为带动四川和西部开发的新引擎。
近日,本报记者走进“三大片区”,在飞机轰鸣声、火车汽笛声和川江号子声中,感受四川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节拍,聆听强劲的开放引擎声。
成都天府新区片区
国际航空枢纽牵引高端产业聚集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四川融入全球经济的空中快速通道,约占全省外贸2/3进出口货值的产品,都从这里进出境。
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天府新区片区(双流)管理局工作人员带着记者走进成都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以航空枢纽为依托,双流区域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临空经济等,随着产业聚集,进出口产品中新增了贵金属、航材、衣帽服饰、保健品等。
“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成都空港‘保B’监管货值实现了三级跳。前三季度该区域的监管货值是10亿元,得益于通关便利化改革和金融创新,到今年11月,监管货值突破20亿元,到12月中旬已达30多亿元。”成都双流机场海关保税监管科负责人李忠毅用数据回应。
从机场方向一路往南,临空经济加快聚集。在西航港大道一侧的西航港经济开发区,一座崭新的成都国际航空动力小镇正在加速成型。作为欧洲领先的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公司,加德纳这个全球最大的工厂,正在开发区如火如荼地建设着。再往南行驶10分钟车程,是成都高新综保区双流园区。这座园区因电子信息产业而生,生产的笔记本电脑产量占全球约2成。在区内仁宝、纬创等世界五百强企业工厂不远处,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的航空发动机保税维修基地已建成。公司负责人透露,第一台飞机发动机已入区维修。依托自贸试验区进行保税维修监管制度创新,该基地将成为亚洲最大的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
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
中欧班列打开西向国际贸易大通道
12月21日14时,满载着联想笔记本电脑的海关监管车驶向成都国际铁路港。汽车靠近,“吱”的一声,卡口抬杆,顺利进入。
曾经走海运、空运到欧洲市场的联想笔记本电脑,现在主要通过蓉欧快铁运往欧洲。铁运成本低于空运、速度快于水运的比较优势,被企业日益看重。今年以来,联想经中欧班列出口的产品货值约13亿美元,远超7亿美元的年度目标。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1月,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开行数量763列,开行数全国第一,同比增长超80%,货物总量、货值增幅同比均超2倍。
满载去空车回的现象,得到缓解了吗?工作人员带记者来到铁路港旁刚建成不久的成都国际陆港汽车城寻找答案。成都国际铁路港运营有限公司多式联运部主管陈然表示:“以前运往四川的平行进口车大多走海运,在沿海口岸报关,现在车商开始转走中欧班列了。节省了时间和物流人力成本。”
突破来源于四川自贸试验区独创的多式联运“一单制”探索。它的创新关键之处在于:将提单作物权质押信用证结算方式,赋予提单金融属性。譬如跟国外企业签订买卖合同,发货方可用提单作为银行信用证结汇的凭证,收款周期能提前20天左右。这项改革措施,大大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占压,得到市场认同。据悉,自今年4月以来,“一单制”提单已试运行17单。
除了首创“一单制”,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还与上海、钦州关检部门合作,首创平行进口汽车海铁联运监管模式,打通欧洲、北美、中东三大采购渠道;与川南临港片区建多式联运通道,拓展川南市场。
川南临港片区
黄金水道上的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
12月21日,一列装着“四川造”热壁炉的“泸州-广州外贸铁路班列”从泸州港进港铁路口缓缓驶出,班列将经广州黄埔站,抵达香港,形成泸州经广州至香港转运全球的对外贸易新通道。
“到广州段的运输时间比走水路快了20天以上,泸州港由此进入铁水联运新时代,四川向南开放通道也进一步打通。”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口岸贸易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物流企业应声而动。就在测试班列开行当天,港盛货运代理有限公司集装箱部负责人肖静来到这里,与泸州港务公司商量扩大合作规模的事宜。“走水路,成本能节约6成以上;铁水联运能让货物经泸州中转到更多地方。”肖静说。
伴随着川南临港片区加快制度创新,未来更加可期。
川南临港片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泸州港正着力提高航道通航等级。未来,泸州港还将进一步对接沿海沿边沿江城市,探索港口物流发展模式,努力实现内陆航运出口“一票制”。与广东自贸区南沙新区片区、天津滨海新区、澳大利亚巴罗萨等23个城市和自贸试验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共建“一带一路自贸驿站”,在港口通关、产业转移、金融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
黄金水道的优势、泸州港运载能力与制度创新叠加,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正加快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