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显示,8月,PPI同比上涨6.3%,涨幅在连续3个月保持稳定之后,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
刘爱华认为,8月份PPI涨幅有所扩大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二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带来影响。
从PPI的内部结构来看,PPI上涨实际上是结构性的上涨。8月份,PPI上涨主要还是来自于生产资料方面,生活资料方面增速相对比较平稳。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介绍,在主要行业中,涨幅扩大的有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29.1%;石油加工业,上涨16.8%;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16.3%;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上涨15.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上涨9.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上涨8.4%。涨幅回落的有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上涨32.1%。上述七大行业合计影响PPI同比上涨约5.1个百分点,占总涨幅的81.0%。
刘爱华表示,有关国际组织数据显示,8月份很多上游产品价格都出现了上涨,这主要还是由于近期世界经济持续复苏、市场需求稳步扩大,对我国原材料的需求扩大引起的。
比如说,8月份国际能源价格上涨4.4%;金属和矿产价格上涨得更多,上涨了8.2%;还有原材料价格上涨了2.3%,国际大宗商品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这种输入性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所以国内和国际都有对PPI上拉的因素。”刘爱华说。
关于PPI走势,刘爱华认为,从下个阶段来看,PPI的上涨既有推动上行的因素,也有下拉的因素。上行的因素包括刚才提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升。但也有一定的下拉因素,去年9月份PPI同比首次转正,这个基数会出现一个比较大的提升,对今年9月份PPI同比涨幅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总体来看,我们还要继续观察PPI的走势。”刘爱华说。
全年完成控制物价通胀目标没问题
最新数据显示,8月CPI同比上涨1.8%,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4%,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
刘爱华指出,8月CPI涨幅的扩大主要是反映了季节性因素的影响,CPI的环比上涨主要是食品上涨带来的。
根据国家统计局测算,食品价格对CPI环比涨幅大概影响了0.24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2%,实际上与上个月保持一个相当的水平。
“食品价格的上涨主要是由于蛋、鲜菜、猪肉、鸡肉这四类食品价格的上涨带来的。”刘爱华说,高温天气是鸡蛋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鸡蛋价格环比上涨16.2%;高温多雨和强对流天气导致鲜菜储运成本增加,鲜菜价格环比上涨8.5%;鸡肉和猪肉价格分别上涨3.0%和1.3%。上述四项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32个百分点。
关于下半年CPI走势会不会带来通胀这一问题,刘爱华在发布会上予以明确否认。
刘爱华表示,从目前来看,1-8月份CPI累计的涨幅只有1.5%。而且,食品供应目前比较充足,今年夏粮和早稻合计起来比去年有所增产,秋粮目前生长形势比较良好,总体来看农产品供应是比较充足的,食品的涨幅不会发生大的跃升。
再有,1-8月份,工业消费品累计上涨0.6%,属于比较低位的上涨。服务价格水平涨幅大一些,为2.9%;但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下,服务提供的质量和水平都是在提升的,服务类价格应该也不会出现非常大的上涨。
“所以总体来看,全年完成控制物价通胀的目标是没有问题的。”刘爱华说。